思政课教学改革设想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两课教学对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保证两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作用,政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初步形成了一些下一步改革的设想,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做一汇报。
一、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体系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对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006年,毛概和邓论三个代表合并成一门新的课程,思修和法基合并成一门新的课程。今后教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等相关课程,使两课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二、进一步加大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一方面教材体系是建立教学体系的基本依据,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材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又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每位教师都要努力建立既体现教材体系要求,又能发挥自身优势和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教学体系。要按照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和少而精的原则对教材内容作必要调整、合理取舍和必要补充。 另外,在讲课中,既要讲清理论本身的体系,又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机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实际以及心理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做到针对性强、重点明确,实现教学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从而切实有效地消除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素质。
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目前,在公共理论课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缺乏食品资料等教学资料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以黑板、教科书为教学信息的主要承载形式,教师通过语言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局限性:一是信息量少,影响了公共理论课的感染力、说服力;二时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双向交流难以进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公共理论课的积极性。要想真正提高公共理论课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改善教学条件,更新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尽快实现直观立体教学。
四、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进应围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展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保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第一,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理念,探索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方式。第二,要运用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案例教学模式。第三,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演讲比赛、观看相关的音像教学资料片、撰写论文等,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第四,以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支撑课程改革。一是要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选取社会实践基地、教学联系点等实践场所,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课堂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选择相关专题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三是要把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把所学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
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基础,使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深化课程内容。近几年来,我们队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课程建设初具规模。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的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被推荐为升级精品课程。今后,随着课程体系的变动,精品课程建设要跟上步伐,不断加以完善,最终建设成为有自己特色的、高水平的的精品课程。
- 上一篇:完善教学方法改革,提...
- 下一篇: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