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宣传普及控烟知识,营造清新、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推进无烟校园建设,让学生认识吸食电子烟的危害,根据《关于印发<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拟定《关于开展“无烟校园,青春同行”大学生远离电子烟宣传工作的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无烟校园,青春同行
二、活动时间
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4月30日
三、活动对象
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工作,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吸烟有害健康”话题一直被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电子烟烟雾和传统香烟一样,都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以及各种重金属和甲醛等有害化合物,市面上销售的不少电子烟尼古丁含量标注不规范,甚至超过传统香烟,吸食容易令青少年人上瘾,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电子烟的产品形状、包装更加吸引人,使用更加便捷和隐蔽,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更强,青少年往往忍不住购买,一旦成瘾,甚至可能会转而吸食传统香烟,使原本不吸烟的青少年成为新的吸烟者。
(二)关注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帮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末成熟,其对外界环境有害因素的抵抗力比成人弱,极易吸收毒物。此外,吸烟还会损害大脑,使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严重者影响智力水平。
同时,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果不加以关注和引导,容易受到形状、包装多样的电子烟的诱惑。青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让青少年在一开始就远离电子烟,减少甚至杜绝他们接触电子烟的可能,能够防止他们养成终身吸烟的陋习。
(三)切实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筑牢青少年成长安全屏障。
针对青少年群体广泛宣传有关电子烟危害、青少年禁烟的重要性等知识,扭转广大群众“电子烟安全无害”“电子烟可以戒烟”等错误认知,让公众认清电子烟的真面目。抓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炫酷心理等特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新风尚”,引导青少年远离电子烟。
科学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健康观,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提高青少年群体对于烟草危害的认知。同时也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关注控烟、支持控烟,积极加入到控烟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为保护自身和周围人的健康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主动承担塑造“无烟校园”的社会责任。
五、活动形式
充分利用信息栏宣传、召开主题班会、观看警示教育片、致家长一封信、开展手绘宣传稿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向学生讲解电子烟诱惑青少年的手段,阐明电子烟对身心健康成长的危害性,让学生正确认识电子烟,远离电子烟,同时号召同学们争当拒绝电子烟的“践行者”与“宣讲者”,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六、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青少年远离电子烟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认真组织谋划,制定活动方案,将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密切协调,合力统筹推进。把大学生远离电子烟宣传工作与学生工作、教育教学等紧密结合,做到活动、工作两手抓、同推进。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按要求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实现学生宣传全覆盖。
(三)注重提炼总结,建立长效机制。广泛宣传,细化分工,压实责任,确保宣传、整治、查处等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学习典型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有效提升电子烟治理能力。
- 上一篇:电子信息与传媒学院参...
- 下一篇:疫情下,我们的生活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