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学院介绍
学院对接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主动服务东营市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发展。开设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化工装备技术、化工智能制造技术、化工安全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组成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立项首批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连续4年在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排行榜位居第1。学院是全国安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山东省化工职业教育建设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现有专任教师7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6人,博士11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教学名师、最美教师等12人次。获批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教学团队6个。具有化工专业技师及以上资格65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资格15人。获评省级名师工作室、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技艺传承创新等6个。主持和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参与修(制)订全国专业教学标准18项,合作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个。省级以上教学成果8项,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共享、在线)15门。学生国赛获奖20余项(一等奖4项)。建有55个实验实训室(车间),仪器设备总值5500余万元。
咨询电话:0546-8082422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学院拥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骨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群、省优质校一流专业群、省级特色专业。取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设省级在线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教师队伍,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个,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85人,其中中共党员57人,硕士以上教师70人、其中博士6人、教授7人、副教授29人。教师获评全国技术能手2人,齐鲁最美教师1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高校优秀辅导员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6人,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2人,东营市首席技师2人,东营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东营市金牌工匠1人。
装备制造实训中心是国家装备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技能鉴定分中心。实训条件建设功能完备,包含装备制造实训中心、电气工程中心、汽车工程中心3个实训中心,共计52个实训室。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256项,其中国家级37项。
咨询电话:0546-8082308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学院面向建筑产业现代化,以绿色建筑、智能建造为发展方向,培养职业素养高、能操作、懂技术、会管理、知识扎实、服务一线的装配式施工、造价管理和BIM技术应用等建筑业关键岗位人才。开设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4个专业,在校生1780人。与俄罗斯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每年招生80人。现有教职工66人,教授4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100%。教学团队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3项、课程思政演课比赛特等奖1项。
学院建有建筑机器人、无人机测绘、建筑虚拟仿真、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专业实训室32个,是东营市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师协会“未来工程师实践基地(建筑领域)”。在多家企业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42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毕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多项、俄罗斯金砖国家数字技能大赛银奖1项。开设专升本课程选修课助力学生升本深造,专升本考取率6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6%,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高,社会声誉好。
咨询电话:0546-8012501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学院面向现代服务业,对接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有智慧商贸和数智财金两个专业群,其中智慧商贸专业群为省重点专业群。开设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专业、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高职专业7个,与山东女子学院、菏泽学院合作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专业2个。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4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0%以上,其中博士16人。
学院已建成使用实训室面积超过8000㎡,拥有财务机器人、服务器、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两千余台。主要有仓储配送实训中心、Smart生产物流实训中心,网店运营实战运营中心,云财务智能核算中心、智能税控中心、财务大数据分析中心、RPA财务机器人应用中心、智慧金融实训中心等15个实训中心,52个实训室,2100余个工位。学院先后立项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出版专著20部,教材19部,专利120余项,立项各级课题80余项;获评山东省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建成1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个,申报11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为坦桑尼亚开发国家职业教育标准1项,埃塞俄比亚国际职业标准1项。学院始终秉持将技能实践深度融入课堂教学的理念,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咨询电话:0546-8063276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信息与未来技术学院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等5个招生专业,在校生2300余人。校企合作成立了TCL格创东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等,学院主打“科学+艺术”发展特色,致力于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学院专业(群)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先后获评山东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群、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中国高职院校智能机器人专业群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10 余名学生获得“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荣誉称号,孵化创业项目 19 个,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铜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 5 项,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 170 余项,遴选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105 名;考取华为认证等高层次职业资格 215 人次;培育行业高端技能人才600 余人。咨询电话:0546-8081932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学院现有教师57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37人;教授7人,副教授15人。东营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东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东营市首席技师各1人,12名教师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技能鉴定考评员、省级优秀辅导员、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全国行指委委员2人。专任教师全部为双师型教师。建有国家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站、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生产性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食品药品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东营试验站、健康产业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中药材行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与创新中心等产教研创平台7个。近年来,学生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省赛获奖21项,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13项。
依托国家级农高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与国际知名企业正大集团(世界500强)、中粮集团(世界500强)、天邦股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师资培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开设了“正大班”等企业订单班,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咨询电话:0546-8082923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学院肇始于1958年广饶县师范学校,承担全市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培养工作,毕业生成为东营市小学和幼儿园的中坚力量,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界专家。
2024年9月,服务东营市打造中国北方康养中心和生态养生养老目的地、国家一线休闲度假城市需要,组建文旅康养专业群,包含旅游管理、健康管理、音乐表演、艺术设计和学前教育5个专业,对接医养健康、精品旅游、文化创意三个重点产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余人,专任教师10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4人,博士8人,硕士8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成员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人。参与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7个,建成省级平台2个,建有3个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乡村振兴产教融合联盟家庭教育专委会,获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庭教育镜像研学首家试点单位、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建成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团队2个、省级课程5门;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6项,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27项,牵头为埃塞俄比亚开发国家职业标准2项。
学院秉承建设全国一流专业群的目标,融入黄河文化,对接产业发展新形态,创新产教融合,打造干得好、留得住、离不开、有前途的康旅人。
咨询电话:0546-8061826
专业介绍
二级学院介绍
航空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东营职业学院与云华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山东省首家航空类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目前开设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3个专业。围绕开设专业,建有波音737-500型实训飞机、A330-300模拟舱、机场模拟环境系统、高铁380B模拟舱、飞机部件维修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等实训设施设备,打造了集教学、培训、竞赛、技能鉴定、科研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航空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办学优势和资源支持,校企联合打造“双师型”高水平教师队伍,接轨航空专业市场,培养专业化人才。自成立以来,累计向四川省机场集团、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输送航空人才约500余人次;专业教师均拥有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验,拥有中国民航安保教员、中国民航质量控制员资格,持有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等,26名教师均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