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教育学院着眼于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的特点,践行“平等、团结、互助、尊重”的民族学生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民族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从思想引领、关心关爱、成长成才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帮助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提升“石榴籽”品牌实效!
一、聚焦思想引领,用好“指挥棒”,凝聚思想合力
1.组建“石榴籽”宣讲团
组建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三支宣讲队伍,一周一讲,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为主要内容,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宣传解读,增强民族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师生心灵。
图1-1 教师党员宣讲队伍
图1-2 学生预备党员宣讲队伍
图1-3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宣讲队伍
2.运营“石榴籽”公众号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石榴籽”辅导员公众号为载体,打造“青年学党史”融合学习平台,通过红色歌声唱党史、珍贵影像看党史、知识问答学党史、时代新人说党史、交流互动忆党史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党史。让党史教育不仅“声”入人心更“深”入人心。以多元文化为交流载体,每周一更新,介绍不同民族的节日、分享不同民族的美食,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温暖与友好,体会文化的魅力和传承重要性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共学共议,以学铸魂。
图2-1 《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学党史励初心” 部分截图
2-2 《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民族的节日” 部分截图
图2-3 《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石榴籽社团活动”部分截图
3.成立“石榴籽”工作室
2018年成立“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5年来累计培养新疆籍民族学生200名,其中维吾尔族学生174人,塔吉克族学生23人,仡佬族学生1人,柯尔克孜族1人,回族1人。通过“石榴籽”读书角、“石榴籽”大课堂等活动给各民族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宣传政策措施、反映生活学习诉求,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和人文关怀,让民族学生如“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更好的融入教师教育学院大家庭。
图3-1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学习党的相关文件
图3-2 “石榴籽”读书角
图3-3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的老师们组织民族学生进行政治学习
二、聚焦关心关爱,唱好“主旋律”,实现同频共振
1.实行“三混”制度,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联络站”
每年民族学生入学后按比例分散插入普通班级实行混合编班,同时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混合安排宿舍,稳妥推行同一食堂民餐、汉餐共存的混餐模式。通过混班混宿混餐,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图1-1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老师走进学生宿舍
图1-2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老师走进学生食堂
2.推行“手牵手”工程,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友谊桥”
学院班子成员、辅导员和专任教师与民族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对子”。深入民族学生中间,开展“共读一本书”“共度一个节日”等活动,及时掌握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和解决民族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民族学生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图2-1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老师走进教室
3.依托“心愿单”项目,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爱心屋”
通过集中开展、主动问询、一对一点单、微信公众号征集等方式,定期收集民族学生的“微心愿”,按照“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的原则,着力解决民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急事”“难事”,做到件件心愿有落实有回应,提升党员服务的深度与温度。
图3-1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老师和民族学生谈心谈话
三、聚焦成长成才,弹好“主旋律”,奏响时代强音
1.开设“石榴籽·共成长”技能训练营
广泛开展普通话、计算机、舞蹈、音乐、美术、汉字书写等技能训练,要求学生通过训练达到能唱、能跳、能画、能弹、能讲“五能”要求。学院民族学生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奖,广受社会赞誉。
维吾尔族学生苏比努尔·阿西木参加了“青春心向党”山东省大学生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并荣获省赛三等奖,是山东省唯一获奖的民族学生。
图1-1 苏比努尔·阿西木参加演讲比赛 获奖证书
迪丽娜热在学校举办的“宿舍的故事”征文活动中,撰写的文章《宿舍——幸福的家》在院报上刊登,被推荐到省教育厅参加全省高校宿舍文化节征文比赛,并获得优秀奖。
图1-2 迪丽娜热征文比赛获奖证书 舞蹈表演
2.组织“石榴籽·向未来”实践研学行
利用周末和小长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团成员参观刘集党支部,重温党的历史,牢记党的使命,从红色经典中汲取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走进孙子文化园,看金戈铁马的智慧,感受兵家文化;打卡黄河入海口,感受到黄河入海口特色文化,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参观方志馆,通过观看资料、实物,近距离感受东营区的基本区情、发展历史和人文地域特色。在研学旅行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各族学生文化认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心灵深处。
图2-1 2018级民族学生研学活动
图2-2 2019级民族学生研学活动
图2-3 2020级和2021级民族学生研学活动
图2-4 2022级民族学生研学活动
图2-5 民族学生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
3.成立“石榴籽·迈征程”志愿服务队
充分发挥志愿者调研员、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的作用,组织开展“石榴花开籽抱紧,黄河天山情谊长”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农村开展疫情防控、扶弱帮困、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2022年,“石榴花开”志愿服务队入选2022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吴丽曼老师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23年,志愿服务队又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图3-1 “石榴花开”志愿服务队入选2022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
图3-2 “石榴花开”志愿服务队入选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思想引领“指挥棒”,关心关爱“主旋律”,成长成才“协奏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守住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民族魂”,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2021年,我校被东营市委宣传部、统战部联合表彰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联合表彰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3年,我校“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红石榴’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