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专业技能,东营职业学院智能建造工程学院于2025年4月7日至21日组织2024级建筑装饰专业及2023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共188名学生,赴五莲县九仙山写生基地与青州杨集写生基地,开展为期两周的《建筑风景写生》实训课程,专业教师全程带队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自然为师,在实践中锤炼技能
本次写生实训是学院落实《建筑装饰和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学校美育活动与办学质量考核的创新实践。课程以“开阔视野、提升审美、夯实基础”为目标,通过建筑速写、风景速写、建筑色彩写生等多样化形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自然景观与传统建筑,捕捉光影与色彩的动态变化,培养其对空间结构与艺术表现的敏感度。
在五莲县九仙山写生基地,24级建筑装饰专业99名学生置身于层峦叠嶂的山景与古朴村落中,用画笔记录下飞檐翘角的传统民居与错落有致的山石植被;而23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89名学生则在青州杨集写生基地,围绕北方院落与高低错落的街巷布局,探索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日间,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现场写生,晚间则通过作业点评与理论学习巩固技能,形成“实践—反思—提升”的良性循环。
带队教师表示:“写生不仅是技法训练,更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度感知。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性,从而在未来的设计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与生态理念。”
多维教学,赋能专业成长
此次实训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将课堂延伸至自然与人文场景中。课程通过“理论+实践”双线并行的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获得感:
技法精进:风景速写与建筑色彩写生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构图与色彩搭配能力,提升手绘表现水平;
审美提升:通过对传统建筑肌理、自然光影的捕捉,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综合判断;
思维拓展: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尝试将写生素材转化为设计灵感,为后续的《手绘表现》《方案设计》等课程积累素材。
23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齐艳秀同学分享道:“在青州杨集,我第一次感受到北方建筑的厚重感与秩序美。通过反复练习,我学会了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建筑的空间层次,这对我的设计思维启发很大。”
安全保障与后勤支持,护航实训全程
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实训的安全与后勤保障工作。出发前,学生科召开安全会议,强调写生纪律与自我保护意识;实训期间,教师全程跟组指导,每日定时检查学生作业与健康状况。
未来,智能建造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理念,通过更多元化的校外实训活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协同发展,为社会输送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撰稿:沈天琳 张向东 张粉粉)